下载APP

第3节(1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大口大口的吃,“最坏的结果,无非就是成为流民。”

无非就是,肚子里面孩子没有了,他们失去了一个孩子。

这个孩子还活着,她觉得是奇迹。

张建国扯了扯嘴角,他特别乐观,笑了笑,“是啊,流民也蛮不错,我们就可以沿着边境线,穿越丛林,也当一回野人,早也走,晚也走,早晚能回去的。”

留学生回国只有两条路,一条是坐船从美国旧金山途径日本檀香山、横滨、马尼拉,入香港天津到北京,但是美国人不会那么容易给你船票让你走,不予办理签证。

另外一条就是黄梅如走的这一条,经欧洲到东欧前往苏联西伯利亚,南下入中国境内,前往北京。但中间需要办理的种种护照与过境签证,太难了。

政治封锁要我们的留学生根本拿不到过境签证,我们从人家的地方走,百般的为难。

转眼已是旧历年,张建国坐在桌子上,比划了空空的桌面,“我妈一定会焖一锅青萝卜乌鸡汤,你一定要来一碗才好。”

黄梅如很饿,她需要营养,可是达不到要求,连温饱都解决不了,旧历年的新年,她打起来精神,还特意采了鲜花插在捡来的酒瓶子里面,也跟着比划了一个盛汤的动作,然后配合,“真的好香啊,妈妈手艺太好了。”

张建国看她做假动作,眯着眼嘴鼓起来好像是吹着热气一边喝汤一样,马上抬眼看了下天花板,这样眼泪就会退下去。

门外突然敲门,张建国心砰砰跳,他下意识要看一下手腕,却发现手表早已经没了,他怕是来驱逐出境的。

打开门,却看见两人,一人老者着黑色中山装,一人着灰色中山装,看到他,只讲一句,“祖国,来接你们回家了。”

后面黄梅如听到,只两只手撑着桌面,上面空空如也,转瞬便有滴泪落下,点点泪痕,千里征程。

一句接你回家,胜过千言万语。

祖国,来接他们了。

什么是祖国呢?

黄梅如觉得就跟当年南京一样,不放弃任何一个战争孤儿,不放弃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中国人。

这,就是祖国。

第5章 刚到底(捉虫)

北京。

张德顺睁眼了,便先去遛早儿,等口渴了,再喝上一杯浓茶,在大茶馆里面清肠胃,这才是五脏六腑通畅了,人也熏熏然的清醒了。

这一位,是正儿八经的老北京,人会享受的很,早就是退休的年纪了,又被返聘了回去。

歇一气儿,再悠悠然转到巷子口的早点铺子上,捡上三四样早点,不拘是焦圈也好,马蹄儿烧饼也罢,一律配上豆汁,加上一碟子麻油咸菜丝。

这一口下去落了胃,那才是人间烟火气儿,快活似神仙呢。

不由得人不喟叹,不由得人不享受起来。

他喝一口热汤,再抬眼看四周,一片欣欣然的向荣。

“老张,听说咱们又要打仗了,是不是真的啊?”嘹亮爽利的嗓门喊的人上下都捋直了舌头那种,讲这话的是摊子老板,外号叫话匣子。

听着就是话多的,这会儿不用人回,便自己分析些,他经年在这里街头巷尾的,消息比谁都灵通几分,哪怕是不灵通的,也能根据经年的经验给大胆的假设一下,就如此时,“咱们啊,就该打过去,美国人简直是欺人太甚,洋鬼子没一个的好东西,先是庚子年来抢了咱们一会,大闹了这北京城,现如今又封锁我们,拦着咱们的留学生不给回来。”

“听说是给拦在捷克那边去了,好家伙,愣是给扣留了几个月,您说说,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,依我看啊,这外面的日子,忒苦,不如早早的回来了。”

“我就是守着我这个破烂摊子度日,我也不愿意出那国门受这个洋罪去。”

话说着,活儿一点也不耽误的,左右前后的忙碌,坐着吃的人也侧着耳朵听,时不时搭上一句话,好家伙,吃的就是这个热闹劲儿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